民办研究

民办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办研究   

阙明坤: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推进策略

发布时间: 2019-07-22  发布者: 管理员  浏览次数:

多样性是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从教育生态来看, 由社会力量和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民办教育, 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 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办教育的发展正是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截至2018年底,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 占全国学校数的35.35%;在校学生5378.21万人, 占全国比重19.51%。[1]

民办教育也是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民办教育的先行军和试验田作用, 加快推进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 是时代发展之需和历史发展大势。

一、推进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的背景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区域民办教育事业面临着新方位、新形势、新挑战。

(一) 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认为, 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 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加速人口流动、生育政策调整导致生源数量变化、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步伐加快等诸多因素对民办教育资源配置、布局调整、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带来重要影响。

(二) 新法新政对民办教育发展格局提出新要求

2016年11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了修订,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民办教育新法新政开启了分类管理的新格局, 民办学校外部法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 需要根据省级政府配套文件做出非营利性与营利性选择, 这对区域民办教育发展理念、管理方式、配套政策都提出了新要求。

(三) 区域教育现代化给民办教育发展提出新任务

我国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政策规制、文化习惯、发展模式差异很大, 教育区域、城乡、校际发展不平衡, 发展的能力、质量、效益不充分, 人们期待更好的教育, 呼唤更多优质、多样、可选择的教育公共服务。随着中央与地方教育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逐渐理顺,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不断扩大, 区域教育改革的主体地位日趋凸显。民办教育作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需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加强建设, 适应甚至引领区域教育现代化趋势。

二、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化, 人们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 自2007年以来, 江苏、浙江等地陆续颁布了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 教育现代化研究已然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热门话题。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 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2]

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是指一个区域民办教育以国内外先进地区和理想模式为参照, 办学理念不断更新、结构不断优化、管理不断规范、投入不断增加、特色不断彰显、质量不断提升、国际影响不断增强的复杂而漫长发展过程, 包括民办教育物质、制度、观念、文化等层面的现代化, 其实质是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转换到现代的教育模式, 从落后的教育形态转换到先进的教育形态。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是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范畴之一, 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联, 与区域教育发展政策环境休戚相关。该概念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建设性、模糊性、实践性。

民办教育是一种在经费来源、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办学效率、市场取向等方面不同于公办教育的教育形态, 其使命和价值在于提供选择性、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概言之, 具备以下特征。

(一) 先进的办学理念

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客观上要求一个区域内的民办学校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包括在办学动机上, 恪守教育公益性, 超越功利主义倾向, 避免学术资本主义, 追求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办学宗旨上,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立足中国大地办学,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育人理念上,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人的价值和需要,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性, 促进人的现代化, 提升人的主体性;在办学行为上, 敏锐关注市场需求, 不等靠要, 善于错位竞争, 找准生态位, 胸怀广阔的国际视野、注重办学特色。

(二) 优良的教育质量

卓越的教育质量是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最突出的特征。质量和口碑是民办教育的生命线, 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意味着一个区域内民办学校应具备完善的办学条件、科学的办学定位、较高的人才培养水平、良好的师生满意度、突出的社会贡献度。经费是区域民办教育质量的基础, 课程是区域民办教育质量的核心, 教师是区域民办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区域民办教育质量的切入点, 治理结构是区域民办教育质量的保障, 信息化、国际化是区域民办教育质量的两翼。

(三) 合理的结构布局

一个区域合理的教育结构宜既有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公办学校系统, 又有特色化、可选择、多元化的民办学校系统。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要求民办教育在不同学段、不同地区保持科学的比例, 实现协调发展。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实现的过程, 是结构功能变迁的过程, 应坚持规划先行, 综合考量人口结构、经济状况、财政收入、教育需求等因素, 科学谋划民办教育的布局结构。重庆市明确规划民办教育的比例, 民办高等教育、民办中职、民办学前教育在校生占比分别为20%、30%、70%以上。[3]《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郊结合部协调有序发展, 民办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从省域来看, 天津、江苏、黑龙江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办教育规模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6%) , 这些区域将是民办教育未来增量部分的主体。[4]

三、推进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的对策

从系统论的视角观之, 推进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系统工程, 应当增强改革的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

(一) 建立科学的现代化民办教育治理体系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保障, 教育制度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区域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政策供给和治理体系。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转变政府的职能, 政府部门的职能是服务而非掌舵。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报告所言, “政府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政府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促进者而不是一个生产者”。[5] 当前, 一些区域对民办教育的态度仍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待民营经济的态度。随着国家深入推进“放管服”,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改变“重管制轻服务、重计划轻市场、重集权轻放权、重统一轻个性、重规范轻扶持、重公办轻民办”的传统思维模式。树立“店小二”服务理念, 从教育资源的举办者向公共教育资源的设计者转型, 加快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教育竞争、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提供多元教育服务。

(二) 统筹非营利与营利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展望未来, 在新型的法律框架内, 我国民办教育将呈现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发展的崭新格局, 两类学校在各自的轨道上平行发展、并行不悖。[6] 根据新修定的《民办教育促进法》, 全国已有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文件, 部分典型城市如深圳、青岛、宁波、大连、温州、衡水、等也出台了有关规定。当前, 分类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 主要体现在存量民办学校分类选择时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登记程序、土地差价、奖励补偿、税收政策不够明晰, 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对此, 可以借鉴浙江省“1+7”民办教育新政, 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对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要真正落实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 在专项资金、土地划拨、内涵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扶持, 同时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 填补上财务监管这一最大制度漏洞;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 要认识到其诞生具有教育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性, 既不能戴有色眼镜歧视, 又应坚持依法依规管理, 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三) 促进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推进区域民办教育现代化必须协调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发展。

其一, 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加快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 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解决普惠园运营成本偏高的难题。

其二, 政府在落实义务教育法定责任的同时, 要为民办中小学发展留下一定空间, 支持其开展特色培育、教学改革、特长培养、课程创新、文化建设、集团化办学等, 提供特色化、个性化、非营利性教育服务。

其三, 支持民办高中培育学科、文化、课程、艺术等特色, 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建设精品特色高中。引导民办中职学校培养更多市场紧缺的技能型人才。

其四, 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借鉴部分省份建设一流民办高校、一流专业的经验, 具备条件的区域可以启动民办高校“双一流”建设, 引导民办高校心无旁骛办学, 回归初心、潜心育人、争创一流, 办出特色。要继续发挥独立学院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推进独立学院脱离举办高校, 转设为民办或公办本科高校, 成为真正独立的办学主体。

其五, 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教育,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终身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等, 营造富有活力的教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董鲁, 皖龙.教育部发布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N].中国教育报, 2019-02-27 (01) .

[2]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 2013 (11) :4-8.

[3] 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8 (12) :10-12.

[4]阙明坤, 公彦霏, 孙俊华.我国民办教育区域规模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 2018 (5) :105-108.

[5]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09.

[6]阙明坤, 王华, 王慧英.改革开放40年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历程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 2019 (1) :35-39.


copyright © 无锡太湖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无锡太湖学院党委宣传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钱荣路68号  联系电话:051085500093

邮政编码:214064 邮箱:gjs@wxu.edu.cn

无锡太湖学院官方微信二维码